-->
瓷石-抖音百科
瓷石(ChinaStone),又称为Porcelain stone,因最早被中国人发现用来制作瓷器,被称为中国石。是一种坚硬或半坚硬的石质原料,瓷石是岩石名称,也是矿物原料名称。他是由长英岩、细晶岩、石英斑岩、次生石英岩等酸性浅成岩经热液蚀变作用而成。由于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全部成分,故被称为瓷石,意思是制作瓷器的石头。瓷石矿呈脉状或似层状。矿石矿物由粉土质、隐晶长英质或由碱性长石和石英组成。由霏细斑岩风化或蚀变而成。瓷石矿就是富含瓷石矿物的矿藏。[1] 形成与分类
瓷石是由长英岩、细晶岩、石英斑岩、次生石英岩等酸性浅成岩经热液蚀变作用而成。瓷石矿可分为高温瓷石和低温瓷石两种类型。高温瓷石,又称硬质瓷石,主要由石英、绢云母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含碱金属氧化物较低者,有较高的耐火度和良好的工艺性能,是瓷胎的基本原料。低温瓷石,又称软质瓷石或釉石,其中含碱金属氧化物较高、耐火度较低者,主要用作釉料。瓷石矿床成因可分为风化残余型和风化热液型两种类型。 特性与用途
瓷石是中国南方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各省盛产的一种独特的制瓷原料。瓷石经过粉碎后也叫瓷土,是制作瓷器的最主要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并有包含长石,三氧化二铝等的硅酸盐岩石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纯净瓷石为淡绿色,无光泽,也无明显纹理。从广义上说,瓷石可归纳为伊利石类的粘土矿物。其矿物实验式为KNaO·3Al203·6Si02·2H20,(二水合硅酸铝钾钠)主要矿物组成是石英(约40%-03%)、绢云母(约16%—31%)、高岭石(0-12%)和极少量长石及碳酸盐。其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Si02)(一般大于78%),三氧化二铝(AL203)(一般不超过20%),氧化钾(K20)和氧化钠Na20)(约为3%-8%)、氧化铁(Fe2O3)(在1%左右),此外还含氧化钙(CaO)、氧化镁(Mg203)等,因其含有构成瓷的基本组分,并且有适应制瓷工艺和烧成所需的性能,故单一瓷石可以成瓷。瓷石质地纯洁,白度好,Li2O,K2O,Na2O等碱金属化物含量较高,并含有适量的P2O5和Fe,其它成份合理。因此赋予了其较好的的助熔能力和乳浊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