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由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突然减量或停服后诱发的不自主运动,症状刻板重复、持久、异常。本病多见于老年女性。长期(1年以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者为吩噻[qín]类及丁[xiān]苯类药物。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药发生率为20%~40%,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发生率约为50%。造成迟发运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长期大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使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受损而引起本病,也有认为GABA能系功能减退、自由基产生的神经毒性、抗精神病药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等。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特点为不自主、节律性、重复、刻板式运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一般说来相当困难,效果都不太理想,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本病可出现舌咬伤、口腔黏膜糜烂、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骨折等危害。本病一般在停药后数月或1~2年内运动障碍可逐渐缓解或消退。

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

病因

  •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脑内多巴胺活动过度有关。
  • 药物因素
  • 其他因素
    • 动脉硬化性痴呆、亨廷顿舞蹈症以及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神经元退行性变,引起纹状体多巴胺过敏也有可能是本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