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观

中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观位于江苏常州、无锡交界的横山桥镇,别称“潜灵观、龙母庙、白龙庙”。这里有玉皇殿、十王殿、白龙娘娘殿、古戏楼等经典建筑,千年古银杏、三百余年古玉兰、古龙井、内龙潭等自然景观与古迹,以及巨型珍珠塔、天下第一财神像等标志性建筑。[1]
白龙观历史可追溯至东晋,当时留下内外龙潭古迹,后有修道者筑观炼丹。宋绍兴年间,凤秀小姐误食仙桃化龙,庙宇扩建更名。明清时期多次重建、扩建立碑。清咸丰十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再建。抗战时成为地下党联络点,1944年后筹备横山初级中学。1982年白龙庙成市级文保单位,1997年获批为道教活动场所并更名“白龙观”。此后,2005年成国家2A级景点,2011年成省级文保单位,2016年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它占地约37.6公顷,是武进市宗教局批准的道教活动场所,兼具省级文保单位和国家2A级旅游景点身份。[1]

历史沿革

东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当时此地有登仙莲台,右将军散骑常侍曹横识破其为千年蛇精所化,与之争斗后留下外龙潭与内龙潭古迹,此后有修道者在此筑馆炼丹。宋绍兴年间(1131年),山脚观前村凤秀小姐误食化龙仙桃怀孕,投井后从观内龙井出,胎化二龙,被称为“白龙娘娘”,庙宇扩建并更名。明成化十年(1471年)重建,嘉靖辛卯年大旱,钦差郡守祈雨成功,官绅扩建立碑。此后清乾隆十八年重建,道光十二年重修,咸丰十年毁于战火,光绪四年再建,十年告成,规模宏大,殿宇众多。抗战时期,这里是澄西地区地下党重要联络点,道众为地下工作筹经费。1944年后筹备横山初级中学,1996年中学易地新建。1982年白龙庙成为市级文保单位,1989年抢修玉皇殿。1997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并更名“白龙观”,1982年成为县级文保单位,2005年成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2010年道教音乐列入非遗名录,2011年成为省级文保单位。2014年白龙观成为常州市同心文化示范基地,2016年白龙观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1][2]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