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山杨

杨柳科杨属植物
滇南山杨(学名:Populus rotundifolia var. bonati (Levl.) C. Wang et Tung)是杨柳科杨属植物,乔木,高达20米。干皮灰白色,光滑;幼枝暗褐色,初时有毛,后光滑,老枝灰色。芽卵形或圆锥形,红褐色。短枝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叶柄侧扁,长3.5-6.5厘米;萌枝叶大,宽卵状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叶柄较短。花柱明显,柱头2宽瓣裂,再3深裂,或3浅裂。
滇南山杨生长于海拔2000-3500米处,常形成块状林。主要分布于云南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迪庆陕西甘肃四川重庆贵州西藏等省区。
滇南山杨具有极强的季相变化和景观效果;是优良的观赏型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茎皮及叶治肾炎,水肿,感冒,蛔虫病。木材可作为建筑、家具、农具等的用材,亦可作火柴杆、牙签、造纸等原料。树叶可做饲料。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干皮灰白色,光滑;幼枝暗褐色,初时有毛,后光滑,老枝灰色。芽卵形或圆锥形,红褐色,鳞片具白柔毛,有粘质。短枝叶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5-8.5厘米,宽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截形,边缘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两面均有白柔毛;叶柄侧扁,长3.5-6.5厘米;萌枝叶大,宽卵状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叶柄较短。花柱明显,柱头2宽瓣裂,再3深裂,或3浅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