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英文名: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西里,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按照“两个独立法人、一套行政管理体系”的方式运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设立的首批国家医学中心,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复的2015-2019年、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2]现任中心主任胡盛寿。[3][a] 1978年,时任阜外医院院长的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创建了第一个专门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室,即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4]1987年,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简称心防办),心防办业务受原卫生部主管部门指导,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为非独立法人单位。[5]2003年3月,原卫生部批复成立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并于2004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6]2009年11月,经国家编制办批准,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机构运作。[7]2010年8月15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8]201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北分中心落户天津。[9]2018年7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广东省中心启动及授牌仪式在广州成功举行。[10]2020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宣布成立中国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11]2022年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联合制定的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12]2025年2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代谢专病医联体山东省级区域中心在青岛心血管医院启动。[1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要由从事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研究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技术、项目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中心下设党委办公室、人事处、财务资产处及医学教育处等16个部门。[14][a] 历史沿革
心血管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