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

采用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设备
液晶显示屏(英文名: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采用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设备。[4]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省电、辐射低、易于携带等优点,[5]已成为各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理想显示器,[6]并主要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7]
LCD始于20世纪60年代,[8]1972年日本的S.Kobayashi第一次制成无缺陷的LCD屏,日本夏普和爱普生公司迅速将其实现产业化,开始了液晶显示屏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9]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液晶电视开始高速发展,STN的出现首次让LCD出现了色彩。[10][11]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液晶显示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12]随后十多年内,韩国和中国台湾也纷纷涉足液晶显示产业,并跨入了世界液晶显示产业的先进行列[12]2005年左右中国大陆跟进,世界四大生产基地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11]2010年之后,LCD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中国在LCD产业上,投资了1.2万亿,建成大尺寸世代线超过25条,2021年中国LCD屏的生产量超过全球出货量的60%,成为全球第一。[8]
液晶显示屏利用液晶特性显示图像,它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中的液体水晶溶液,使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达到成像的目的。[13][14][15][16]LCD按使用和显示内容分为字段式、点阵字符式和点阵图形式;按物理结构分为TN、STN、DSTN和TFT。字段式用于数字仪表;点阵字符式内置字符库;点阵图形式显示灵活,但控制复杂。TFT-LCD是主流显示设备,视角大、温度范围广。[17][18][19][20]

发展历史

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