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高

南北朝时期禅僧
后来玄高游方到陇西,隐居在天水东南80里的麦积山,收徒授学,教习禅道。玄高在凉州讲解禅学,连海西僧人都来学习,足见他在西北已被公认为禅学的宗师。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太武帝崇道的倾向明显,太子拓跋晃却笃信佛教,奉玄高为师。

正文

玄高(402~444)冯[]万年人(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俗姓魏,名灵育。是南北朝时北方著名的禅僧,进入北魏都城平城后,成为北魏僧人最早的领袖。母亲寇氏,与道教天师寇谦之同乡而又同宗,生儿取名灵育,具有道教色彩,僧传说她本信外道,看来所信外道就是道教。
玄高生性聪明,出家后刻苦学习,进步很快,15岁时便已能为山僧说法。满20岁受具足戒后,专攻律部,并潜心习禅。他听说著名禅师浮驮跋陀在石笔寺弘传禅法,特前往拜浮驮跋陀为师,旬日之中便熟练地掌握了禅法,博得了浮驮跋陀禅师的赞扬。
后来玄高游方到陇西,隐居在天水东南80里的麦积山,收徒授学,教习禅道。从他学习的僧徒多达百余人。长安高僧释昙宏此时也隐居于麦积山,也以禅法为业。当时,西秦乞伏炽盘占据陇西,称河南王。有一位外国禅师名叫昙无毗,来到河南王的境内,领徒立众,传授禅道。但因昙无毗的禅道相当深奥,陇右僧众前往学习的很少。玄高便率领门徒去向他学习,很快又掌握了昙无比禅法的精髓,并与自己原来的禅法互相融合,悟出了兼有两者长处的心得,昙无毗反过来向玄高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