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荫槐

东北军重臣、黑龙江省原政府主席
常荫槐(1888年-1929年1月10日),字瀚襄,[a]生于昌图府奉化县(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东北军重臣,曾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中东铁路督办、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2][3]
1910年,常荫槐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投奔其兄常荫廷,进入黑龙江都军署课任额外科员。1922年,常荫槐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担任多个职务,1924年,常荫槐任奉天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1926年,常荫槐任京奉铁路局长、唐山大学校长、安国军交通总长等,1927年,常荫槐年在安国军政府任交通次长并代行部务。1928年,常荫槐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同年12月,常荫槐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929年1月10日,常荫槐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杀于老虎厅,史称“杨常事件”。[2][3][4]
常荫槐被处决后,遗体被运回吉林梨树县,灵柩停放三个月,葬于刘家馆子东南一公里外的山坡处。[2][3][4]“杨常事件” 使张学良达到了杀人 “立威” 的目的。解决了东北军政的派系矛盾,将领导权集中于自己手中,提升了政治威慑力和威信度,促使东北政令军令统一顺畅,呈现团结局面,同时失去了常荫槐这位修建打通铁路、整治北宁路的得力主持者,使东北交通事业管理失去了不可多得的人才。[5]常荫槐公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天后宫路万寿巷5号,是一座融会中西建筑文化特点的建筑群。[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