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方舆汇编》等文献和寺内碑记记载,毗卢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宋、元、明曾经重修。原规模较大,建筑较多,现仅存毗卢殿和释迦殿。殿内保存有二百多平方米的壁画,颇为珍贵。[3][4] 毗卢殿为正殿,前后有抱厦,平面呈十字形,为五花八角殿,殿为元至正二年(1342年)重建,中有毗卢佛塑像。正殿四壁,满布壁画,题材有天堂、地狱、人间、菩萨、罗汉、城隍土地、帝王、后妃、文臣武将、贤妇烈女等儒、释、道三教各种人物,共有122组、508人,每组均有题字。壁画沥粉描金,绘画技法娴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两组,具有生动鲜明的元代特征。[4] 毗卢寺壁画为全国之最,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壁画”之一。[5][4]1996年12月,毗卢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