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足鳞毛蕨

水龙骨目鳞毛蕨科的植物
黑足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 fuscipes)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的陆生中型蕨类常绿植物,植株高可达80厘米。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日本朝鲜中南半岛也有分布。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功效。

形态特征

陆生中型蕨类常绿植物。植株高50-80厘米。根状茎横卧或斜升,连同残存的叶柄基部,直径约3厘米。叶簇生;叶柄长约20-40厘米,除最基部为黑色外,其余部分为深禾秆色,基部密被披针形棕色、有光泽的鳞片,鳞片长约1.5-2厘米,宽约1-1.5毫米,顶端渐尖或毛状,边缘全缘,叶柄上部至叶轴的鳞片较短小和稀疏。
叶片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二回羽状,长约30-40厘米,宽约15-25厘米;羽片约10-15对,披针形,中部的羽片长约10-15厘米,宽约3-4厘米,基部的羽片略更宽,上部的羽片则更短和更狭。
小羽片约10-12对,三角状卵形,基部最宽,有柄或无柄,顶端钝圆,边缘有浅齿,通常长约1.5-2厘米,宽约8-10毫米,基部羽片的基部小羽片通常缩小,基部羽片的中部下侧小羽片则通常较长,顶端较尖。叶轴、羽轴和小羽片中脉上的上面具浅沟;侧脉羽状,上面不显,下面略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