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计划

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支撑计划主要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攻关计划

从立项、运行机制到管理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下简称攻关计划)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该计划自1983年开始实施以来,在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重大装备的研制、新兴领域的开拓以及生态环境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对我国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增强了科研能力和技术基础,使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从2006年7月开始——由“攻关计划”改称为“支撑计划”,从项目的立项、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获得了进一步完善。
攻关计划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科技计划,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对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公益技术支持不够,在支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显得薄弱,其有效作用的发挥已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进入21世纪,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已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确定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科技支撑发展的重要思想,突出了科技支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