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中国古代官名
太师是中国古代官名,原为高级军事统帅的称谓,是古三公之首。始于殷商纣王时期,西周铜器铭文中有与太师相关的材料,为辅弼国君之官。秦朝废除这一官位,汉朝再次设置,晋朝为避司马师讳,曾将官名改作“太宰”。晋朝之后恢复官名“太师”。往后朝代沿袭这一官职,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无实职。“太师”,又指太子太师,是辅导太子的官职。最早与太师相关的记载有《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尚父即吕尚,以善战被任命为太师之职,既为伐商的最高统帅,又在宫内负有“师保”的责任,为辅弼大臣。[1]

词语释义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1]

历史沿革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因为避景王司马师之讳,将太师改置为太宰,晋武帝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而据《唐六典》说法,太师等“师傅之官”在汉哀帝与汉平帝时列于“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之上,称为“上公”,之后在后魏(北魏、东魏西魏)时,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北周时又改称回“三公”,至隋唐又称为“三师”。元史百官志曰“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员。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罢岁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职常缺,而仅置太保一员。至成宗、武宗而后,三公并建,而无虚位矣。”明史、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师,朝鲜王朝改称大师。越南李朝、陈朝亦设有太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