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权

唐朝工部尚书
郑权,汴州开封(今河南开封)人。[1][2][3]唐朝官员。最初考中进士科,[4][5][6]在泾原节度使刘昌府中任职。[7][8][9]后从试参军授任行军司马[10]多次升任后为河南尹[11][12]晋升山南东道节度使,移任德、棣、沧、景军镇。[13][14][15]李宗奭被斩首后,改任郑权为[bīn]宁节度使。[16]有人上诉说李宗奭受到郑权诬陷,于是降为原王傅,[17]改任右金吾卫大将军。[18][19]后出使回鹘[20]返回后官至工部尚书。[21][22]长庆四年(824年),死在官任上。

早年经历

郑权,汴州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考中进士科,在泾原节度使刘昌府中任职。刘昌患病入朝,预料本军定会叛乱,因郑权宽厚能容纳众人,下达文告命他主持留后事务。刘昌走后,军兵果然叛乱,郑权挺身而出顶着刀剑,晓谕逆顺大义,杀死挑起叛乱的祸首,全军畏服。

担任节度

唐德宗李适正厌倦用兵,藩镇将校僚佐得人心者都就势任命他们,郑权从试参军授任行军司马。多次升任后为河南尹,晋升山南东道节度使,移任德、棣、沧、景军镇。当时正在征讨李师道,郑权亲自率军出征驻守,上奏请求设置归化县,接纳安置投降依附的人。沧州刺史李宗奭多次违背朝命,郑权上奏指责他,皇帝下诏命李宗奭速回京城,李宗奭借口说州兵挽留自己没有从命。唐宪宗又任用乌重胤代替郑权,沧人畏惧,共同将李宗奭赶回京师,皇帝下诏将他斩首示众,改任郑权为邠宁节度使。有人上诉说李宗奭受到郑权诬陷,于是将他降为原王傅。改任右金吾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