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描述了苏格拉底就义当天的情景。黑色背景下,身穿白袍的苏格拉底坐在光亮处,身边围绕着他的弟子、朋友,多是悲伤的神色。苏格拉底面容平静,右手伸向装有毒药的杯子,左臂弯曲指向天空,意喻他为了单纯的、绝对的理念,可以平静的、从容的接受死亡。苏格拉底向上的手指仿佛点亮了黑暗、恐怖、冷峻的牢狱,在众人的悲伤中,临终的苏格拉底平静之中仿佛饱含着激情。[1]
雅克·路易·大卫应用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冷峻、刚毅、凝重的艺术效果。作品中左侧一群人物描绘了亲友们陷入将失去苏格拉底的悲痛当中,其中有扶墙哀伤,更显示了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2] 苏格拉底就义当天,柏拉图因为生病,没有在场,达维德的画作中却出现了柏拉图的形象:他身穿白袍,端坐在苏格拉底床尾,低头沉思。 达维德把柏拉图画得和苏格拉底一样大,而不是像实际那样比苏格拉底小约30岁,而且,让柏拉图穿上与苏格拉底同样的白色袍子。达维德在柏拉图身下的石凳上签名,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柏拉图。[1] 1787年,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受到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政治组织的冲击,摇摇欲坠。达维德作为新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借用古代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回应这一时期思想和政治的变革。这幅画作是法国议会的一名律师委托达维德绘制而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