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

隋末唐初地方大臣
冯盎(571年-645年),字明达,号佳漳,又字明远,广东高州良德(今高州旧城村)人。他是北燕长乐冯氏后裔,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的孙子,石龙太守冯仆的儿子。冯盎少年时便识武略。隋开皇九年(589年),因洗夫人对隋统一岭南有功,盎授荫被册封为宋康(广东阳江县境内)令。翌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反隋,包围广州。冯盎奉洗夫人令领兵平叛,身先土卒,力战叛军首领,并与隋援军会合,击败王仲宣,因功受封为高州刺史[1] 冯盎随隋炀帝杨广出征辽东,后迁任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后,他回到岭南,聚众数万,自立为首领,依附割据岭南的军阀林士弘。冯盎先后击败了广州和新州的贼帅高法澄和冼宝彻,占领了广州、苍梧、朱崖等地,自任岭南总管,治理有方,稳定了岭南的局势,使得社会安宁。 武德五年(622年),冯盎归顺唐朝,被授予上柱国、高州总管和耿国公的爵位。他平定了罗窦各洞獠民的反叛,受到唐太宗的夸赞。贞观二十年(646年),冯盎去世,被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人物成就

冯盎在开皇年间协助隋廷平定王仲宣之乱,在隋末击败冼宝彻、冼智臣等人,一度割据岭南。后归附唐朝,贞观时代为朝廷平定罗窦僚民之乱。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