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钦哉(1890年—1963年1月22日),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后改名敬业,字钦哉,山西万泉人(今属山西万荣)。[1]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中央执行委员,政协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国民陆军上将,杨虎城部前期重要将领。[1][3][4]
1913年夏,冯钦哉参加阎锡山组织的军队,担任侦察队二等侦察员;同年冬天,他担任山西陆军暂编师直属骑兵团第二营军需长。[1][5]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与续西峰、史可轩、李岐山等起兵讨伐袁世凯。[1]1922年,他担任陕北镇守使署暂编步兵中校团副,兼第二营营长;两年后任陕北国民军第二支队第二营营长。[5][1]1927年春,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杨虎城部第十军第一师师长的他,出关参加北伐战争,并与张宗昌、褚玉璞、孙传芳等展开豫东会战。[1]1933年春天,日军侵占热河,他奉命率全师开赴北平以北地区参加抗日战争。[1]1937年1月,冯钦哉担任第二十七路军总指挥,自此脱离杨虎城西北系统。[5]1941年秋,他担任察哈尔省主席。1945年夏,他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1948年底,北平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他支持北平和平解放,并奉命赴绥远包头接傅作义与人民解放军谈判的全权代表邓宝珊,促成顺利达成和平协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钦哉思想消极,多次拒绝给他安排工作。1956年,经介绍,他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政协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民革党籍,后因历史问题被捕。[1]1959年因“杨虎城案”被捕人狱。1961年因病保外就医。[5]1963年1月22日病故于西安家中。1980年,民革北京市委员会撤销过去给予他的一切处分,恢复其政治名誉。[1]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