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大铁路(英文名:Trans-Siberian Railway[1],俄语:Транссибирска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是世界最长的铁路。[3][a]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主干线从莫斯科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9829公里,横跨8个时区,不间断运行需要7天时间。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岔为三条各具特色的支线,传统主线继续向东延伸至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满洲里支线向南穿越中俄边境,经中国东北的哈尔滨、沈阳等城市最终抵达北京,蒙古支线则途经乌兰巴托,最终同样到达北京。[1]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工业化加速,推动铁路建设。1891年从车里雅宾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端同时开工,1896年通过《中俄密约》获准修建穿越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1903年全线通车,1916年完成绕行中国东北的替代线路。该铁路曾开行世界最长客运列车,现仍有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等长途线路。2023年,俄罗斯宣布将投入4000亿卢布扩建该铁路。[4] 西伯利亚大铁路对西伯利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方面表达了通过连接西伯利亚铁路和瓜达尔港,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意愿。[5][6]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与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