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子贱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宓(fú)子贱(前521年—前445年),姓宓,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1][2]
宓子贱有才智,十分仁爱,孔子曾评论他:“子贱真是个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哪能学到君子的品德呢?”[1]宓子贱曾任亶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以“无为而治”的方法治理。《吕氏春秋·察贤》记载:“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亶父治。”当他向孔子述职时,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意思是说,宓子贱还可以做更大的官。[2]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宓子贱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单父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封先贤宓子。[2]

人物简介

宓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