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履,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6]始祖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7]商朝的第一任帝王。[8]
商汤即位成为商氏部族君主之后,迁都亳[bó]地(现地址有河南商丘东南、郑州中心城区管城、安徽亳州3种说法)[9]、重用贤能伊尹与仲虺,以夏朝方伯[a]的身份征伐那些不尊礼制或为祸作乱的诸侯。当时的夏桀,暴虐无德、荒淫无道,于是商汤先是安排伊尹充当卧底刺探夏国情报;而后对那些支持夏桀的诸侯展开讨伐以削弱夏的实力;最后借上天的名义率领各路诸侯大军对夏桀进行征讨。在推翻夏桀之后,商汤建立商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2][10]商汤在灭夏立商登上帝位之后,以“为民服务、有功于民”作为自己的执政宗旨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推行了改革,一方面在国家制度上,商汤为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都制定了相对应的行为规范[2];另一方面商汤在历法上推行改革,改年为祀将丑月定作岁首[3][2][11];商汤还在土地与税收制度上推行“立助法”,以达到“公田而不税”的效果[12][13][14];商汤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15]同时又将服饰颜色改为白色[2],并且带领百姓开采庄山之“金”铸造“金币”[3][16]。由于连年大旱,商汤于桑林中亲自为民祷雨,而后天降甘霖[3]。之后商汤像尧、舜、禹那样巡狩天下,迁九鼎于都城。[2][3]就在商朝建立后的第十二年,商汤病逝,而后他的儿子外丙继位,也就是外丙帝。[2][3][5] 商汤执掌商族十七年后建立商朝,而后又执政天下十二年[3],据《太平御览·皇王部》所引用《韩诗内传》中的记载,商汤百岁而崩[5]。他在位期间,从不以天下为私有,任用贤能、广施仁德、守护礼制、为民服务,[2]司马光评价其为“仁德明主”[17]。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之位不可变的定律,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对后世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18]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