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老档》是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
内容简介
中国最早的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从清太祖丁未年(1607)到崇德元年(1636)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并收录了当时后金与朝鲜﹑蒙古﹑明朝﹐以及与明叛将毛文龙等的往来文札。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月至十二月﹐及天聪七﹑八﹑九年(1633~1635)部分﹐(其中天聪九年原稿本﹐1935年整理内阁大库时已被发现)。此书为研究清入关前满族的兴起﹑发展和社会性质以及东北边疆各民族的历史﹑分布地域和语言文字的珍贵文献。老满文的《满文老档》原稿本37册﹐再加上1935年发现的3册﹐共40册﹐今保存在台湾省故宫博物院﹐亦称《老满文原档》。乾隆四十年(1775)﹐又仿老文件内字体﹐分页缮抄﹐删其重复﹐分装成180册﹐即“无圈点档册”。同时又按音抄出“有圈点档册”180册。今均移藏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将上述档册各重抄一部﹐原藏沈阳崇谟阁﹐今移藏辽宁省档案馆。中国研究《满文老档》始于金梁等人的选译﹐即1929年出版的《满洲老档秘录》。1971~1972年﹐台湾学者广禄﹑李学智翻译出版了《老满文原档》两册﹐止于天命六年(1621)六月。辽宁大学历史系出版李林 《重译满文老档》3册。1978年起﹐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5个单位组成《满文老档》译注组﹐进行重译﹐现正修订﹐即将出版。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于20世纪20年代初将沈阳藏《满文老档》拍摄底片存京都大学﹐后由藤罔胜二等整理﹐并将其一部分译成日文刊行。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等组成的《满文老档》研究会﹐于1965年将《满文 老档》译成日文﹐分7册出版。神田信夫等又出版了《旧满洲档》第9卷(后金天聪九年)日译本。[1] 满文老档记录了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皇太极在东北广大地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兵制和后金政权等一系列活动,进而与明王朝相抗衡,入扰京师周围各城镇屯堡,以逼明廷的史事。反映了清初满族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外交、风俗习惯及宫廷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还有天文、地理和气象记载。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多为清入关以后官撰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