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龙目-抖音百科
鱼龙目(学名:Ichthyosauria)中生代的海生鱼形爬行动物,为爬行纲的一目。为适应于海中游泳生活,身体高度特化成纺缍形,与鱼相似。一般长2米,大的可达10余米。眼大,吻部特长,牙齿尖锐,多而大。四肢已变成适于游泳的桨状。尾鳍大,似鱼尾,但尾椎骨向下弯。卵胎生。以鱼类及其他动物为食。始见于三迭纪,侏罗纪最盛,白垩纪末灭绝。[1] 中国下,中、上三迭统均发现有鱼龙化石,其中产于安徽巢县下三迭统的巢湖龙(Chaohusaurus)是目前已知鱼龙中最早出现的一属,贵州茅台中三迭统产有混鱼龙(Mixosaurns)。近年,西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在西藏珠穆朗玛峰海拔4800米的聂拉木县土隆上三迭统发现了体长10米多的喜马拉雅鱼龙(Himalayasqurus),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脊椎动物化石产地。[1] 起源演化
鱼龙目自早三叠纪出现,即已特化成鱼形,适于海洋生活,侏罗纪最繁盛 ,少数残存到白垩纪。祖先可能是某种杯龙类,或可与水生盘龙类的蛇齿类(Ophiacodon)等的某种类有关。另外鱼龙超目是由理查·欧文爵士在1840年建立,这名词现在经常用在提及鱼龙类的原始成员时。 发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