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

起源于富尔哈河的满族姓氏
富察氏(满语:ᡶᡠᠴᠠ ᡥᠠᠯᠠ,转写:fuqa hala),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即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是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他是女真黑号之姓的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蒲察氏曾冠汉字姓李。满洲八旗中皆有其人。该族世居沙济、叶赫、辉发、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库伦、吉林乌啦、长白山等。明末,以居今辽宁省新宾县沙济富察氏最为出名,清代后妃中的富察·衮代孝贤纯皇后晋妃淑慎皇贵妃都是沙济富察氏。清代著名官员哈什屯米思翰马武马齐傅恒福康安等也都是沙济富察氏。此外还有叶赫富察氏、辉发富察氏、赛音讷殷富察氏和长白山富察氏等共计六十余支。[1]民国以后,富察氏多以富、傅、康、礼、石、谭、沙、付、郭、佟、庆、黑、宁、宗、春等为汉姓。蒙古和锡伯也有此姓氏。

历史

富察氏中的“沙济富察氏”起源于富尔哈河,在明代属建州右卫,始祖为兄弟二人兄名“纳苏莫尔根”,弟名“檀都”,明末沙济富察氏迁居于今天辽宁省新宾一带,建立沙济城以居因而得名沙济富察。纳苏莫尔根的子孙并不兴旺,沙济富察氏主要为檀都子孙传袭。至第四代檀都子孙主要分成两支,长支由莽色都朱乎率领,次支由旺吉努率领。莽色都朱乎长子阿格巴颜(又称 阿古巴彦)就是明末最后一任建州右卫督指挥王杲,莽色都朱乎之幼女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继妃衮代。后因阿格巴颜与其子阿泰先后反明被明朝派军征剿,莽色都朱乎一支遭到株杀。衮代又于清太祖后期被休弃,该家族成员即被清廷排斥,后世子孙从此凋零,除康熙年间工部尚书倪满外再无出众者。[1]
旺吉努一支于明末投靠努尔哈赤并受到重用,旺吉努本人被封为牛录额真,从此此支子孙世袭权贵门楣显赫,成为沙济富察家族最为繁盛的一支。旺吉努孙哈什屯在清太宗时期任礼部参政,康熙初年加封太子太保衔。哈什屯之子米思翰在康熙年间出任内务府总管,后升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米思翰子马思哈、马武马齐李荣保等均进爵封候位列公卿。李荣保之女嫁与乾隆被封为孝贤纯皇后,李荣保次子傅清出任驻藏大臣,为维护国家统一与拉布敦共同发动兵变斩杀分裂国家的罪魁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最终以身殉国,幼子傅恒任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授保和殿大学士,总领征大小金川,凯旋封一等镇国公乾隆三十四年傅恒奉命抗击缅甸侵略,终至积劳成疾于归途中病逝于北京宛平。孝贤纯皇后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马齐康熙武英殿大学士雍正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其女嫁康熙十二子[yìn][táo],为胤祹嫡福晋。也是孝贤纯皇后的堂姐。此外傅恒之子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其兄广成,侄子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多罗额驸明亮,健锐营领队大臣奎林,以及后来咸丰帝遗令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景寿淑慎皇贵妃与其父员外郎凤秀,等清代诸多显赫人物均出自该家族。[1]

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