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
莫卧儿帝国(波斯语: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Shāhān-e Gūrkānī;乌尔都语:مغلیہ سلطنت‎;英文名:Mughal Empire[1])是1526年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统治时间为1526年到1857年,前后共历331年。[12]
1219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将蒙古汗国的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后,将这些地区分给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1370年,帖木儿占领撒马尔罕,建立了帖木儿帝国[2]15世纪后期,帖木儿帝国的封建主混战,帝国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帖木儿的后裔奥马尔·赛赫·米儿咱(Umar ShaykhMirza)是小国费尔干纳(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统治者。[13]1494年,奥马尔之子巴布尔继承费尔干纳王位。1526年,巴布尔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德里苏丹国的最后一个苏丹,攻占了德里和阿格拉(Agra)。[14][15]1526年4月27日,德里大清真寺在举行礼拜时宣布巴布尔为印度斯坦大帝。[6]随后巴布尔击溃印度诸侯联军及德里苏丹残部,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史上的莫卧儿帝国。[12]1530年,巴布尔去世,其子胡马雍即位,不久莫卧儿帝国陷入内乱,胡马雍逃往萨法维王朝寻求援助。1553年,在萨法维军队的帮助下,胡马雍收复喀布尔。1555年,胡马雍进入德里,恢复巴布尔的王国。[16]
1556年1月,胡马雍去世,幼子阿克巴(Akbar)继承帝位,[16]他先后征服印度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印度南部的坎德什和艾哈迈德纳加尔的大部分地区;同时进行宗教、内政改革,莫卧儿帝国因此进入强盛时期。[17][18]阿巴克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在贾汉吉尔、沙·贾汗时期,疆域得到扩展。[19]在贾汉吉尔时期,英国与莫卧儿帝国的贸易往来增多,英属东印度公司在莫卧儿帝国增加了很多商馆;到沙·贾汗时期,英属东印度公司在获得在孟加拉境内免税的特权。[20]到奥朗则布时期,莫卧儿帝国进一步开疆拓土,疆域达到顶点。[21]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帝位更替频繁,起义频发,德干、奥德、孟加拉等省先后独立,莫卧儿帝国走向衰落。1748年,艾哈迈德沙即位时,莫卧儿帝国已经四分五裂,皇帝管辖的领土只有德里周围的地区。[20][22]东印度公司逐步征服印度,到19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莫卧儿帝国名存实亡。[23]1857年,英国印度军队中大肆亵渎士兵宗教信仰,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莫卧儿帝国成员被流放,帝国被英国正式宣布解散,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76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加冕为印度女皇[a][10][20]
莫卧儿帝国在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帝国的疆域最大,从喀布尔到吉大港,从克什米尔到卡维里河,除半岛极南端以外的整个次大陆都纳入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国土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1700年);[18]行政区划前后有变化,阿巴克时期为12个行省,到奥朗则布时期增加到 21 个,[24][9]其首都先后设在德里、拉合尔、阿格拉,最后迁回到德里。莫卧儿帝国人口在1700年时约为1.5亿,1800年时约为2亿。[11]莫卧儿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中央一级的行政分为四个主要部门;[9]地方上分成行省、萨卡尔,帕加纳或马哈尔,每个地方都设置地方官进行管理,行省总督负责向皇帝汇报地方情况;[25][9]财政收入分中央和地方两块,主要收入项目有土地税收、海关、造币、遗产、赠物、专卖、赔款等。[26]莫卧儿帝国外交上主要与萨法维王朝来往较多,与中国清朝的准噶尔部有往来;[27][28]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货币上在阿克巴时形成了卢比银币、摩赫金币和达姆铜币三种货币构成的货币体系;文化上绘画、音乐、建筑、书法繁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7][29]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