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1938年4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市,籍贯开封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核武器物理、强激光和能源战略研究。[1]
杜祥琬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曾主持中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中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了综合实验研究,解决了多项单元技术衔接与总体集成的工程技术问题,使中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1年后任863计划先进防御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2020 年 5 月 11 日,杜祥琬院士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激”情一甲子 “光”彩六十年》一文。[2][3]
杜祥琬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部委级一、二等奖十多项。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3]2022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