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花》是当代散文家杨朔于196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散文通过“我”叙述“老泰山”的故事,抒写了一个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作品在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火红的晚霞的背景上,勾画出老泰山人老心红、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美好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缕缕情思和深情礼赞。[1] 全篇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老泰山及北戴河的秀丽景色的描述,表现出一种极富哲理性的思想。艺术上,《雪浪花》呈示出一个清晰、简单而精致的结构。简单的故事情节,简洁的自然景色描写,以“我”与老泰山的结识,“我”对老泰山认识的深化这一线索串联安排,内容上层层深入而又前后照应,曲径通幽,卒章显志;文字清新明丽,注重语言的锤炼与遣词造句的精当,连人物对话也具有“诗一样”凝练的特色。 作品原文
雪浪花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