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朗-抖音百科
法朗,南朝僧人,徐州沛郡沛(故城在今江苏沛县东)人。祖上以来历任高官,是有名的世家大族,号称“家雄六郡,气盖三边”。 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法朗幼年秉承家族传统,性格豪放,习武从军。21岁时,忽然觉悟到“兵曰凶器,身曰苦因”,便立下出家脱离苦海之念。翌年于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出家,旋游学南朝京城建康,先后从名师学习禅法、律学、《成实论》、《毗昙》,都有成就,在京城小有名声。后来到摄山从僧诠法师学《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华严经》、《大品般若经》等经。顿感以前所学都不过是佛学的枝叶,大乘空宗才是佛门正宗。他对空宗体系的诸经论广泛研读,探讨幽微,迅速掌握了师说,而又多所发挥。与同学智辩、慧勇、慧布同为僧诠高足,时称“四友”。四人又各有特点,智辩悟解最敏速,称为“领悟辩”;慧勇文章最华美,称为“文章勇”;慧布领会老师意旨最深,称为“得意布”,而法朗称为“伏虎朗”,乃指他气魄最大,连猛虎都能摄伏。陈永定二年(558年)十一月,法朗奉陈武帝诏敕入居京城兴皇寺。此时法朗已经52岁,思想成熟,学业成就,正是大有作为之时。而陈代帝王又特别爱好三论之学,尽力为三论学的复兴铺平道路。法朗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以大无畏的气概向主宰南朝佛学论坛近百年的《成实论》宣战。他每次登上高高的法座宣讲,除了阐述三论的义旨外,总要直言指摘三论体系之外诸学的瑕疵[cī],所谓“斥外道、批《毗昙》、排《成实》”,而锋芒所向主要是针对《成实论》。 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