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Moscow Stat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简称柴院,原名为莫斯科音乐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866年9月1日,位于俄罗斯莫斯科,是全球著名的音乐教育重镇,世界顶尖的音乐学院;是由杰出钢琴家、指挥家兼音乐推广者尼古拉·鲁宾斯坦(Nikolay Rubinstein)(1835~1881),于1866 年9 月1日创立。该学院创建初期柴可夫斯基在此任教,后为了纪念柴可夫斯基,苏联政府将其更名为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 音乐学院是目前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学院之一,欧洲音乐学院联盟成员。[1] 柴院作为世界级名校,有着150年的教学经验,师资力量强大,在录取方面非常严格,注重学生可塑性,要求学生有较长时间的音乐教育背景和极高的天赋,经过非常苛刻的资格考试、面试、入系考试等层层筛选才能够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柴院以培养大师级音乐家为宗旨,学校为学生提供5年制专家学位教育,5年教育完成后归国认证为硕士文凭。获得专家学位(硕士)后学生可继续申请副博士/博士学位。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全球的音乐家,如斯波索宾、斯克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等。因此,莫斯科音乐学院被誉为十九至二十世纪音乐界的神话,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位。[1]
根据US News(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大学排名)公布的2017世界音乐学院排名中,莫斯科柴可夫斯 基音乐学院位列全球音乐学院的第5位,仅次于柯蒂斯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由于俄罗斯经济低迷,柴院经费也受到影响,加上苏联解体导致的师资流失等情况也是影响柴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二十世纪,由于苏联的影响力使莫斯科音乐学院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梯队,1998年在全球各大音乐学院中排名世界第一位。[1] 学校介绍
柴院作为世界级名校,有着150年的教学经验,师资力量强大,在录取方面非常严格,注重学生可塑性,要求学生有较长时间的音乐教育背景和极高的天赋,经过非常苛刻的资格考试、面试、入系考试等层层筛选才能够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考试内容包括 俄语口语/听力/笔试,钢琴,视唱练耳,和声,复调,音乐史,专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