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受难曲

二十世纪德国巴赫制作的乐曲
“马太受难曲”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巴赫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部曲子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地再现了耶稣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乐曲介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雇于人,勤勤恳恳,死后杳如烟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人们常常把他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随着遗体的下葬很快被人忘记。他身无长物,留下的只有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也很快散佚无存。他的妻子靠施舍度日,最后死在救济院里。他八岁的女儿一生颠沛,到晚年得到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后很长时间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叫巴赫的老管风琴师。他的传世名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手稿,被估价40芬尼,这只是一堆废纸的价格。然而,人类的艺术史证明,巴赫是永远令人难以忘怀的。
巴赫的音乐是跨越圣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至于巴洛克时期的集大成者,又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出发点,启蒙精神在他的音乐里表现为对信仰的崇敬、对生命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之一,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