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招,也称选择性招生,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高校可按规定使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而又上不了学校投档线的考生点名录取,享受普招学生待遇的招生形式。[1][2][3]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可以在预留1%计划的同时,这些计划在录取时可以根据生源情况调剂使用。江苏高校“点招”比例一般在院校招生总计划的5%左右,部分高校利用“点招”政策违规牟取利益。2013年,《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印发,江苏省“点招”比例变成了院校招生总计划的1%。[3][1][4]次年5月7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违背的招生办法。[5]2017年2月13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推出“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其中包括: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6] 点招政策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3]
历史沿革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可以在预留1%计划的同时,为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长生以及部分高校的艺术类招生预留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这些计划在录取时可以根据生源情况调剂使用。江苏高校“点招”比例一般在院校招生总计划的5%左右,部分高校利用“点招”政策违规牟取利益。2013年,《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印发,江苏取消了选择性招生,改为了可以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预留1%的招生计划。[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