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厚

唐末五代时期后梁名将
杨师厚(?-915年),[yǐng]州斤沟(今安徽太和北)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2][1]
杨师厚以作战勇猛闻名,尤善骑射。他年少时辅佐河阳节度使李罕之,后李罕之投降晋国,杨师厚则投奔梁国。投奔梁国后,杨师厚被任命为忠武军牙将,又被晋升为检校右仆射、曹州刺史。唐天复三年(903年),他参与讨伐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行动。在一次埋伏中大败王师范,俘获了其八十多名部下。之后他率军移至棣州(今山东惠民东南)城下,迫使王师范投降,因此被任命为齐州刺史。唐天[yòu]二年(905年),杨师厚参与讨伐忠义节度使赵匡凝,接连攻克了襄州(今湖北襄樊)和荆州(今湖北荆沙),后被任命为襄州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称帝后,杨师厚被晋升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次年,再次晋升为检校太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杨师厚兼任潞州行营都招讨使,率军讨伐忠武节度使刘知俊,以奇兵袭击长安(今陕西西安)。后晋大将周德威为支援刘知俊,攻打后梁的晋州(今山西临汾)。杨师厚率军前往晋州支援,使晋军败于蒙坑(今山西曲沃县北)。后梁乾化二年(912年),他率重兵驻扎在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县),并担任天雄军节度使。朱温去世后,杨师厚支持朱友贞即帝位,被其封为邺王,晋升为检校太师中书令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杨师厚逝世,被追赠为太师。[2]

人物生平

投奔朱温

杨师厚,颍州斤沟(今安徽太和县斤沟集)人。从小追随河阳人李罕之。李罕之降晋时,挑选他部下精兵百人献给李克用,师厚就在其中。师厚在晋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犯罪逃奔朱全忠,朱全忠任命他当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