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李

蔷薇科李属植物
南华李,又名竹丝李,是李果中的珍品。原产于乌石蒙里,据传是梁天监年间(502-519)印度高僧智药三藏从印度带来,最初种植于乌石蒙里月华寺,后移种于南华寺内,因此得名南华李。南华李属于乔木,其叶片呈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卵圆形,具圆钝重锯齿,花白色,果实为圆形或椭圆形。[1]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9-12米,树冠广球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小枝平滑无毛,灰绿色,有光泽;纯正的南华李,种子缝合线的两侧有凹形“齿痕”是南华李的主要标志;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面向上微凸;果皮素绿,外披白色蜡粉;核细,食时肉与核自然分离。果大核小,色如碧玉,肉质嫩滑爽脆,汁多无渣,清甜可口,较耐贮藏。1957年7月,马坝区演山斗禾冲村的群众,曾选出优质正宗南华李5公斤,邮寄到北京送给毛泽东主席品尝。

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卵圆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侧脉6-10对,与主脉呈45度角,急剧地弯向先端,边缘具圆钝重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有时沿叶脉处被软柔毛或脉腋间有少数[rán]毛;叶柄长1-2厘米,有腺或无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