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藻

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
鼠尾藻(拉丁学名: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ens ex Roth) Kuntze, 189),隶属于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野生种。鼠尾藻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广,其踪迹遍布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鼠尾藻是海参、鲍鱼的优质饵料,营养丰富,随着海参、鲍鱼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生长的鼠尾藻被大量采收利用,资源几近枯竭。因而有必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利用合理的技术路线进行鼠尾藻的人工增养殖势在必行

形态特征

藻体黑褐色,形似鼠尾,高3-50厘米,可达120厘米。主干短粗,上长数条主枝。主枝圆柱形,数条纵走浅沟。轮生短小分枝,叶丝状,短小,全缘或有粗锯齿。气囊小,纺锤形,顶尖,有细柄。固着器盘状至圆锥状。生殖托圆柱形,雌托长度大多在3-5mm,雄托长度在10-15mm。
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全年可见,生长盛期3-7月。鼠尾藻雌雄异株,其自然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以固着器再生植株的营养繁殖方式为主,有性繁殖为辅,共同维系种群的繁茂。没有一般藻类植物的世代交替,缺少配子体阶段。鼠尾藻的盘状固着器为多年生,当藻体成熟放散卵和精子后,精卵结合,经过一段时间沉落到岩石或牡蛎壳上附着生长。
鼠尾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