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马鲛

栖息在沿海水质混浊水域的鱼类
斑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guttatus),俗名马鲛,又称印度太平洋马鲛、斑点西班牙马鲛。属于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斑点马鲛体重可达45公斤(99磅),是一种强悍的斗士,有时被发现在被钩住时会跳出水面。腹鳍间的突起小而两裂,泳鳔不存在,身体完全地覆盖着小鳞片,侧线有在前三分之一中背面而且腹地延伸的许多附加的分支,对于尾柄弯曲下来,侧边银白色与圆深褐色的斑点的几排散布于大约三不规则的列沿着侧线,第一背鳍薄膜黑色,背鳍硬棘15-18枚;背鳍软条18-24枚;臀鳍软条19-23枚;脊椎骨47-52个,体长可达76厘米。是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及游钓鱼。

形态特征

背鳍ⅪⅤ~XV,20~21,小鳍7~8;臀鳍21~22,小鳍7~8,胸鳍20,腹鳍I-5,尾鳍20。鳃耙3~4+9~11。
叉长为体高4.1~5.0倍,为头长4.4~5.0倍。头长为吻长3.0~3.7倍,为眼径5.2~5.9倍。
体延长,侧扁,背、腹缘浅弧形,以第二背鳍起点处最高,向后渐细,尾柄细,两侧在尾鳍基部各具3条隆起嵴,中央嵴较长而高,其余2嵴短而低。头中大,头长约与体高相等,前端钝尖,头背圆突。吻尖长,长约为眼径1.7~1.9倍。眼中大,上侧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眶前骨窄。眼间隔宽凸,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后鼻孔裂缝状,紧位于眼前缘。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为眶前骨遮盖,后端圆钝,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各具牙一行,牙强大,侧扁,三角形,8~9枚,排列稀疏,上颌牙较下颌牙小;犁骨、腭骨具细绒毛状牙。鳃孔宽大。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光滑,无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短小,最长鳃耙为眼径l/3。肛门位于臀鳍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