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业计划-抖音百科
《实业计划》亦名 《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实业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专著。1919年用英文写成,由朱执信、廖仲恺等译成汉语。该书反映了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民经济近代化的宏伟理想和具体规划。规划由六大计划组成,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修建三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和一系列二、三等海港及渔业港;路;以三大海港、五大铁路系统为中心建立遍布全国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采煤、铁、石油等矿藏和兴办冶炼、机械制造工业;发展满足人民衣食住行需要的近代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办工业的要求大为增强,振兴实业的呼声很高。孙中山看到,战争结束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为战争服务的工业设备将大批闲置无用,众多的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将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如果中国能够趁机利用这些设备和人才进行实业建设,就可大大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此,他于1919年用英文写了此书,以呼吁“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 内容简介
全书包括自序、篇首、六大计划和结论等几个组成部分。自序讲作者写此书的动机和经过。篇首概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第一计划至第三计划主张在中国沿海修建三个深水港,即位于渤海湾青河、滦[luán]河口之间的北方大港、位于东海杭州湾乍浦、澉浦之间的东方大港和位于南海珠江口外的南方大港,并且以三大港为中心,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内地整修水道、修建铁路、公路、开发资源、移民垦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第四计划是铁路计划,主张按中央、东南、西北、东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修建十万英里铁路,组成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第五计划是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计划。第六计划则是开采煤、铁、石油和其他矿藏并设置采矿、冶金等设备制造厂的计划,也即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计划。结论部分总述实现实业计划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促进世界文明的作用,呼吁“国际资本家为共同经济利益”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