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工物系,位于北京,是清华大学直属系部,[1][3]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
1955年,中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同年春正式启动了清华大学原子能新专业的建设。1956年10月27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立,由何东昌担任系主任。[6]“文革”期间,工程物理系教育工作陷入完全停顿状态。[6]1978年,各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6]20世90年代工程物理系试行本、硕“4+2”、“4+5”的本、硕、博衔接统筹培养模式,并整合了专业。同时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订协议招收培养定向生。2003年以后增设了医学物理与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并成立了安全科学与技术、近代物理、医学物理与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2011年研究生培养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6年,危爆物品扫描探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始建设。[6] 截止2024年7月,工程物理系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有在编教职工10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53人;[1]开设有工程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两个本科专业。[5]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3个和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有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4]其中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连续三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2017年第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等级为A+。[1]
历史沿革
溯源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