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戏院

民国19年黄金荣创办的剧院
黄金大戏院 位于上海金陵中路1号。由黄金荣创办,民国19年(1930年)1月开幕,初映电影继演京剧,民国26年由金廷荪、孙兰亭等海上名票经营,先后邀京剧四大名旦及马连良登台献艺,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学生常在此演出。

戏院发展历史

在旧法租界自尔路敏体尼荫路转角上(今金陵中路1号,西藏南路口),矗立着一座三十年代的建筑——黄金大戏院。(即今大众剧场)。它是1929年开始营造,1930年1月30日建成开幕的,创办人是黄金荣。该院初时放映电影,以欧美黑白片为主,到1934年演歌舞剧,1935年演魔术,同年2月4日春节期间开始改演京剧。邀请了著名京剧世家高庆奎高盛麟父子,并有张遏云、金少山等一批名角配档,阵容齐整浩大,演出非常成功。1937年(一说1936年)金廷荪租赁了“黄金”,经过整修装饰,于5月1日举行揭幕式,又有马连良张君秋叶盛兰芙蓉草等组成再一次强盛班子,演出时曾哄动沪上。
黄金大戏院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占地面积约1亩8分、舞台和用房等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大型剧场,它拥有三层观众大厅,(现历经改造修建,废弃使用三楼,可容纳观众1095席)。1951年3月1日起,该院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以租赁方式接管以后,改为华东大众剧院,隶属于华东戏曲研究院。从此,这幢已显陈旧的老式建筑开始了它新的历史征程,成为市内首先为戏曲改革而献力的文化阵地之一。
民国33~37年由周信芳、叶涵青租营,除演出麒派名剧《徽钦二帝》、《文天祥》、《明末遗恨》等,还邀李玉茹裘盛戎高盛麟言慧珠黄桂秋芙蓉草、曹慧麟等合作演出。民国36年8月由沪上十大越剧名角(戏剧史称称“十姐妹”)著名的联合公演《山河恋》(上、下集),轰动一时。1951年3月华东文化部租营,更名华东大众剧院,为华东实验京剧团演出基地,陈大濩王金璐陈正薇在此上演新编《宝莲灯》、《铸剑》等剧。华东实验越剧团也常在此演出。1954年划归市文化局管理,后又归卢湾区文化局管理。为市区主要戏曲演出场所。1993年因市政建设需要而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