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是一种颅脑疾病。本病发生率约为11%,占颅内血肿的50%~60%。平均年龄为31~47岁,大部分为男性患者。大脑外面有一层坚韧的膜,叫硬脑膜。血液积聚在大脑和硬脑膜之间,称为硬膜下血肿。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一侧肢体无力,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慢性患者可逐渐出现头晕、头痛、乏力、一侧肢体麻木、记忆力降低、胡言乱语等表现。根据病情选用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本病常引起头痛、乏力、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等不适,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出血量小者,多数可治愈。

就诊科室

  • 神经外科

病因

  • 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硬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由加速性暴力引起。
  • 慢性硬膜下血肿绝大多数有轻微头外伤史。
  •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居多,常因产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