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羽-抖音百科
严羽(生卒年不详,约1245年),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又作丹邱),自号沧浪逋[bū]客(又作沧浪),世称严沧浪。他出生于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今拿口镇严坊村),活跃于南宋时期。据其诗推知,严羽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早年,严羽曾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的包恢门下,包恢的父亲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严羽一生未曾出仕,大部分时间隐居在家乡。他与同宗的严仁、严参齐名,号为“三严”;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为“九严”。 严羽在论诗方面推崇汉魏盛唐,号召学古。他所著的《沧浪诗话》名重一时,被誉为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四朝诗话第一人。《沧浪诗话》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明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高棅以及明代中后期的前后七子。严羽还著有诗集《沧浪吟卷》等作品。[1][2][3] 生平简介
严羽生年大致在1192~1197年间,这正是韩侂胄北伐失利,宋向金屈辱求和的时候。卒年约在1241~1245年间,距1279年元灭宋,仅三十余年。 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嘉定六年(1213年),严羽二十二岁左右时,离开家乡福建邵武,至江西南城包恢之父包扬门下求学深造。包扬,是当地颇有声名的宿儒,他先后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陆门“本心之学”。由于当时包扬已年届古稀,三年后包扬去世,严羽辞别师门,开始了长达七年左右时间的客游经历。在江西时曾受友人举荐进入幕府,主要做案牍[dú]工作,未能受重用,故仅做了一年时间就辞任远游至湖南,在湖南长沙、衡阳、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