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务学

清朝时期忠武军统领
周务学,字本斋,甘肃天水人,光绪举人。精究武术,攻研兵书。协助杨增新兴办甘肃武备学堂(后改为甘肃陆军学堂),任学堂监督。后任忠武军统领、安肃道尹、泾原道尹。奉命至玉树勘界。1918年任新疆阿尔泰道尹,1921年白俄窜犯阿山,城陷,自[qiāng]殉国。著有《忠武堂诗草》。其子周履忠后在新疆军中任团长。[1]

科举出仕

  周务学出生于1868年,那是个异常动荡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要习武强身,而他在读书之余苦练武功,为他以后纵横文武两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周务学20岁就考中举人了,被当时任河州知州杨增新看中,举荐他到河州协助赈灾事宜。杨增新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曾任新疆督军,周务学的人生道路从此和杨增新紧密相连。他喜欢读书,但又不拘泥于书本,再加之性格豪爽,为人耿直,把赈灾事宜处理得非常好,受到了杨增新的器重。
  河州赈灾结束后,杨增新将他推荐到北京当差。谁知却赶上了八国联军入侵,京城一片混乱,差事没有干多久他就生病了,无奈中回到天水。这次回到天水,周务学干了不少公益慈善事业,影响最大的要算参与筹办新式学堂。1903年,在陕甘总督松蕃的举荐下,周务学被任命为安徽庐州(今合肥)知县。在候补官员多如牛毛的清末,他以举人身份被陕甘总督举荐,无疑是轰动一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