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暨南大学的分校区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是暨南大学的一个分校区,位于中国广东珠海市前山路206号,于1998年成立,原名为珠海学院,2009年4月1日,学校实施校区化改革,珠海学院更名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900亩。[1]
截至2023年9月,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有人文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包装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国际能源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轨道交通研究院、物联网与物流工程研究院、先进与应用化学合成研究院、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市级(含)以上科研平台12个,本科专业18个,各类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包括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翻译学、人工智能、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包装工程、国际商务等交叉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商务、法律(非法学)、土木水利等专业学位硕士点;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招生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个、重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1个,珠海市优势学科3个。有各类学生702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536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40人、博士研究生15人。有教职工401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含院士2人、正高职称教师33人、副高职称教师79人,外籍教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63人(占教师的78%),形成了素质优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1]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全面实现校区化管理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学院,走国际合作办学道路,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坚持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暨南大学珠海市政府共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新一轮战略合作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与服务国家、广东省和珠海市创新驱动战略需求,着力构建以“新工科”为重点、“新文科”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建设学科方向明确、专业定位清晰、办学层次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科研水平突出、教学模式创新,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和较强社会服务能力,错位发展、教研并举、以应用型研究和产业化为特色的“高水平异地综合校区”,构建创新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1]

校区历史

1998年8月28日,暨南大学率先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办学协议,开创了珠海经济特区历史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