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报》于1930年8月创刊,由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方志敏亲手创办于弋阳县方家墩,并题写报名,后迁至横峰县葛源。《工农报》曾先后定为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特区苏维埃政府、省苏维埃政府、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该报制版为石印单面印刷,第期出刊1至6张(即两版至十二版)不等。1933年曾一度改为铝印。每期发行至苏区各机关团体、乡村和红军部队。《工农报》是闽浙赣省出版时间较长、发行数量较多且影响力最大的苏区报刊之一。 工农报简介
印有“《工农报》”三个大字,其式样为:长62cm,宽38cm,土黄纸质,相等于现在各级党报大小。右上角围出一个5×10.5cm的长方框,内写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字样以及“工农报”三个大字;下有三行小字,第一行写“第七十六期”,第二行写“本期一张”,第三行写“每三天出版一次”。报纸内容全部用直线条框围,分两页排版;右上沿框外写有“一九三三年四月三十日”;左上沿框外写有“第七十六期”。仔细阅读这张报纸,了解到该报开设了“专电”、“国内要闻”、“苏区要闻”、“红军捷报”、“工农通讯”、“省内新闻”、“社论”、“读者言论”、“苏维埃法庭”等10多个栏目,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是赣东北编得较为出色的红色报刊之一。
方志敏与工农 报
1932年5月29日,方志敏主持拟就《赣东北苏区文化教育概况》。在文化方面,省苏维埃政府重新颁布了《指导群众读报条例》,要求将苏区内各种报纸所载的文字消息传达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去,使他们完全了解,以加强对苏区内工农群众的政治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水平。为此,方志敏对办好《工农报》和强化宣传教育效果等事务非常重视。在当时,做好工农通讯员工作是一项重要举措。在1934年3月1日出版的《工农报》上有大量这方面内容。其目录有:为出版“工农报”给各地工农兵通讯员的信,红色中华社发刊工农报的计划,怎样写“工农报”的通讯?第二次通讯员研究大纲,通讯员的新的便利,“光荣的红匾上”——一月份来稿最多的通讯员,等等。中国共产党对通讯员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早在1926年就把建立工农通讯员作为全党任务写进决议。1929年,中央强调要把建立和训练工农通讯员作为办好党报的重要条件。从上面这份《工农报》不难看出,方志敏和《工农报》为此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