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

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
余英时(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祖籍安徽,生于天津,美籍华人,当代华人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1][2]
1930年1月生于天津,乳名小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到祖籍安徽潜山官庄乡,曾就读于私立东南中学、省立第七临时中学。1946年赴东北就读于沈阳中正大学,1949年考入北平(今北京)燕京大学历史系。上海解放后,随父余协中迁居港、台。1950年—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为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生;1956年—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并于1962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留美任教。1973年加入美国籍。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唐奖首届汉学奖。2021年8月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1][2][3][4][5][6]
余英时专长用现代学术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想,致力于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7]是罕见曾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校延聘正教授者。他著作等身,凡数十种,包括《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等。

人物经历

1930年1月22日,出生于天津,原籍安徽省潜山县官庄镇金城村。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