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

一类动物疫病
1
4
非洲猪瘟(英文名称:Infection with African swine fevervirus,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以高热、病程短、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接近100%。[5][2][1]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红细胞吸附试验(HA)、直接荧光抗体检测(FAT)等等。[6]其症状是在猪体无毛及毛少部位会有紫色斑,耳朵的紫斑会呈现肿胀,中心有深暗色出血斑,特别是在腿部和腹壁皮肤上可以观察到更明显的症状。[3]
2018年8月3日,中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2018年12月20日,非洲猪瘟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7]2020年9月10日,德国联邦动物卫生研究所在德国境内的一头野猪尸体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8]2021年5月11日,菲律宾总统府公布一份文件显示,因非洲猪瘟暴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从5月10日起,该国进入为期一年的国家灾难状态。 [9]

发病情况

全球发病情况

非洲猪瘟于1921年在肯尼亚被首次报道,当时非洲猪瘟病毒主要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57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多数被及时扑灭,但在葡萄牙西班牙西南部和意大利撒丁岛仍有流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