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君左

中国现代游记写作第一名家
易君左(1898年—1972年3月30日),原名家[yuè][1][2]字君左,[3][4]后以字行,号意园,晚号敬斋,[5][6][7]笔名右君、二郎神、康匋文、花蹊、空谷山人等,[8][9][10]中国湖南汉寿人,[11][12]已故作家及诗人。[13][14][15]易家三代文武兼资,簪缨相续。[16]易君左少年时就显露出珠玑满腹、锦绣盈肠的才华,[17]上世纪30年代便以散文集《闲话扬州》闻名于世。[18][19][20]他一生著书60余部,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艺术上多精美之作,中国香港文学研究社将他与周作人林语堂李广田等名家并列,中国台湾当代学者称他为“中国现代游记写作第一名家”。[21][22]其作品拥有千万港台和海外华人读者,[23]在东南亚亦享有盛名,不少篇什选进中国台湾中学教材。其书画均臻上乘,1944年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过书画展。实是中国传统文人中儒家入世、精忠报国的践行者。[24][25][26]

人物生平

易君左北京大学文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家学渊源,才高资绝,文、诗、书、画无不精工,被称为“三湘才子”。1949年底去中国台湾,嗣后,辗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在大学任教,兼任中华诗社社长,历经世变。易君左家学渊源,才高资绝,成名早,享名久,成就高。为文、为诗、为书、为画,无不精工。文著60余种,数千万言,诗词、游记、传记随笔、剧本广涉博猎,信手天成,书画法古出新,卓尔不凡,为文坛奇人。
易君左自幼即有“龙阳才子”之美称,191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因反对段祺瑞政府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而罢学归国,在上海入王兆荣的《救国日报》工作。1918年秋,入北京大学法本科政治门二年级,并入少年中国学会,投身五四运动,同时加入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家庭研究会。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夏,再次东渡日本继续早稻田未竟之学业。1922年,时任上海泰东书局编辑,捐出祖藏图书约五千册,在汉寿县城敬惜堂创办首家图书馆,并题书竹简对联:“周朝始置藏书吏,阖邑皆成识字人。”1923年,获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回国后从事新文化活动,被鲁迅列入京派作家。
30年代初期,由时任江苏省教育厅长的周佛海委为编审主任,在扬州编印《天风》周刊,期间写出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散文集《闲话扬州》,因内容谈及当地妓女等,引起扬州人愤怒,诉诸法院。尽管周佛海等人设法为其开脱,但舆论压力之大,迫使镇江法院在几天之后再次开庭。后经王柏龄出面调解才达成协议,由易君左登报道歉,该书停止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