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

符合条件考生的允许考试凭证
准考证是准予考生参加考试的凭证。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准考证号、考试名称、考试类别、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须知等。准考证必须贴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加盖发证单位印章。[1]
为了防止“作弊“,宋朝就开始推行“准考证明”制度,类似于当今的准考证,上面注明了应试者的姓名,那时的准考证被称作“浮票”。到了清朝,“浮票”上除注明姓名外,还要标注考生的面形、身高、体型等特征。[2]
考生凭准考证进入考场,监考以此为凭进行身份检查。准考证是考生取得考试资’格的证明。也是成绩认定的凭证。准考证的实行,便于考试管理。准考证编号是主考单位准予考生参加考试后为考生编排的顺序号。顺序号以考区为单位,按科类连续随机编排。准考证号是管理考生信息的有效数据,是考生的唯一代码。一次考试中一个准考证号只代表一位考生。[1]
准考证是应考者参加考试的长期凭证,应考者要妥善保管准考证,一旦遗失,应到当地考试部门申请补发。[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