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原名张星仪。[1]是五四新文学史上一个既复杂又颇有争议的作家。他是“五四”时期中国创造社四元老之一。[2]
张资平自幼丧母,由父亲一手养大。少时进美国教会办的广益中西学堂学习。[3]1919年夏天,张资平从熊本五高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科。[1]1920年11月张资平在《学艺》杂志发表短篇小说《约檀河之水》,之后又于1922年2月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4]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几年后又脱离。[1]1924年秋,张资平被聘为武昌师范大学教授。[1]张资平于1940年3月来到南京加入汪伪政府成为汉奸,此后发表有《新红A字》《青磷屑》等作品,为日伪“和平文学”张目。[5]1955年“肃反”运动开始后,以反革命罪被捕,三年后被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二十年,1959年底病逝于安徽劳改农场。[6][4] 张资平撰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他以写情爱小说擅长,被誉为“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畅销书作家。他是海派文学的奠基者,然而,由于其“汉奸文人”的身份和创作实践中的局限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被定性为庸俗的“肉欲作家”,导致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期缺席。[2]张资平存世的作品很多。[7]从1922年2月15日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到1933年11月1日出版《时代与爱的歧路》,短短11年间,张资平共创作出版了20部长篇小说。张资平的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印量大,而且再版率高,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8]张资平还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张资平后期的长篇小说创作开始粗制滥造,最终沦为被“腰斩”的对象并彻底跌下“神坛”。[8][3]但他为新文学长篇小说长销术的商业化模式提供了完备的、可具体操作的业务经验,却是新文学出版史上不争的事实。[8]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