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德渊(1903年2月29日—1971年7月3日),字祖龙,号次回,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 田镇一个农民家庭。1911年,喻德渊启蒙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聪慧好学,长于记忆,深得父母的钟爱、家族的赞赏。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5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建立了加强基础理论,吸收现代先进技术方法,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基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任长春地质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 1971年7月3日,喻德渊因病逝世。[2]
人物生平
喻德渊,号次回,1903年2月29日诞生在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安全村(今清溪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家境贫困,受豪门欺压,养成了正直无私、同情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品德。萍乡是座煤城,幼小的喻德渊牧牛放羊常往返于土窿煤窑间,看着篓篓的“乌金”从地下背出来,童稚的心灵充满了好奇的疑问:“地下怎么会有煤炭?还有别的宝贝吗?”这似乎成了喻德渊后来立志攻读地质学的契机。 1917年,考入家乡新创办的明峰高等小学校,开始接受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