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镇小康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仍是个田地少、山林资源馈泛的行政村,农户收入低,人均不足1000元,在全镇21个行政村中算有名的穷村。 基本简介
到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800元,跃居全镇行政村中上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收入如此大变化,缘于种桃产业的发展。提起小康村种桃,人们就会提到小康桃果流通协会会长——张学彬。
张学彬当过种植户、营销户、村委、村书记。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村委的他面对小康村资源馈泛,农户收入低,生活贫困的现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在脑里。如何脱贫?在一次吃祖辈种的桃后,感到甜分高、口感好,有心的他想:是否与该村的气候、土壤有关系,顿生种桃想法。86年在镇农技部门的支持下,他从古田县凤埔引种率先种植10余亩370多株白凤水蜜桃,经过精心管理,长势喜人,4年后(90年)桃子年收入达到7000余元,93年达到3万余元。如此高效益,轰动了当时贫困的山村,各家各户都向张学彬学习种桃,剪技引种,咨询种植技术和管理办法。 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