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聊城大学二级学院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前身为历史系,始建于1984年,2002年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5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院系简介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成就卓著,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拥有博士学位者33人。教师中有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齐鲁文化英才”、山东教学名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省部级以上专家,多人获得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教学新星等荣誉称号,13名教师入选聊城大学优秀人才“百人计划”,4人在全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学院荣获聊城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设有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名校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教育部特设新型跨学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招收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学方向)5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在校生1070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为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运河学研究院”为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
近年来,学院在导读式教学法、完全学分制、一元化多层面课程体系等传统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的学徒制培养方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举办师生读书会,全方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教师共计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先后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权威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社出版学术专著近40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百余项,其中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全国百部(篇)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