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1106年),字处道,北宋名将,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1]
王厚为王韶之子,早年随父征战,屡立战功。元符元年(1098年),他率兵出师邈川,收降羌人瞎征、陇拶等部,收复湟、鄯等地,任知湟州。崇宁初年,王厚与童贯出师洮西,击败多罗巴部,改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后又出师宗哥川,大败溪赊罗撒部,拜任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1][2]王厚去世后,追赠宁远军节度使,谥号“庄敏”。[2][3] 人物生平
王厚,字处道,王韶之子,江西德安人,少年时便随父亲居于军中,因此对羌人的情况非常熟悉,累官至通直郎。元祐年间,皇帝决定放弃河、湟二地。王厚上疏极力劝阻,认为不能放弃,并且亲自到政事堂陈述,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绍圣年间,他经推荐被任命为礼宾副使、干当熙河公事。 正好遇上羌族首领瞎征、陇拶争权,河州守将王赡与王厚一起上书请出兵收复失地。元符元年六月,率兵出塞。七月,攻下邈川,降服了瞎征。九月,兵临青唐,陇拶投降,于是收复湟、鄯。皇上下诏赐陇拶姓名叫赵怀德,进升王厚为东上..门副使、知湟州。不久羌族的其他部落叛乱,聚合兵力攻打王厚,王厚力不能敌。朝廷估计湟、鄯二州难以守住,遂将这二个州给赵怀德了,并贬王厚为右内府率,又贬为贺州别驾。